• 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煤化工产业链招商图谱

作者:小编 更新时间:2023-10-18 点击数:

  煤化工产业链是指基于化工产品上下游(包括原料)为联系的产品链条,一般包括原料(主要是煤炭)和多种化工产品。


  按不同的产品路线可以分为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醇醚、煤经焦碳制电石、煤制合成氨等。其中煤焦化、氯碱和合成氨制尿素等都属于传统煤化工。而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醇醚类属于新型现代煤化工,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领域。


  煤化工产业链是指基于化工产品上下游(包括原料)为联系的产品链条,一般包括原料(主要是煤炭)和多种化工产品。

煤化工图谱.png

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

煤化工产业的上游为煤炭采选行业,其为煤化工行业企业提供原材料;煤炭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煤化工行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对细分产品的利润产生影响。


煤化工按加工深度不同,可分为产业链上游的基础煤化工和中下游的精细煤化工;按发展成熟度不同,可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制化肥、合成氨和焦炭,现代煤化工主要是新型煤基能源和新型煤基材料。煤化工下游应用较为广泛,其产品多为工业领域的原材料,涉及燃料、医药业、农业、制造重轻工等各个领域。


从煤化工行业产业链的参与企业上看,上游参与企业主要有神华集团、山西焦煤等;中游煤化工企业主要包括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和陕西煤业等;下游应用领域企业主要包括燃料、医药、制造业、冶金和农业类企业,类型广泛且数量庞大。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2027年煤化工行业上市企业营业收入有望突破2000亿元。

《煤炭工业“十四五”现代煤化工发展指导意见》数据显示,到“十四五”末,建成煤制气产能150亿立方米,煤制油产能12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1500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800万吨,完成百万吨级煤制芳烃、煤制乙醇、百万吨级煤焦油深加工、千万吨级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示范,建成3000万吨长焰煤热解分质分级清洁利用产能规模。

转化煤量达到1.6亿吨标煤左右。在政策有序指导,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和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煤化工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根据近年来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相关政策规划中提出的煤化工产业发展目标,初步预测2022-2027年间中国煤化工行业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5%,至2027年末,中国煤化工行业上市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2、传统煤化工发展趋势: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传统煤炭企业向煤化工转型,中国煤化工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未来,传统煤化工项目将会靠近原料、靠近市场、进入化工园区的原则,按照量力而行、量水而行、量环境承载能力而行的要求,突出产业园区化、规模大型化、生产柔性化、产品差异化的方式和特色,传统煤化工企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而且,煤化工产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与石油化工行业融合,可实现原料互补、产品优化调和、公用系统共享。双方联合后,可以直接将煤液化的初级产品作为加工原料输送到炼油厂,并与炼厂的产品进行调和,加快我国油品质量升级过程。


3、现代煤化工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更加凸显

2021年6月,《煤炭工业“十四五”现代煤化工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拓展煤制清洁能源和燃料领域,节约油气资源。加大煤制氢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研发和完善甲醇直接燃烧、改性、高效转化技术以及民用燃料技术,发展以甲醇为原料的深加工产业。

2022年2月11日,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四部门发布《现代煤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指南》提出要加快淘汰不符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求的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装置等要求。


未来,现代煤气化技术将向装置大型化、操作简单化、运行高效化和长周期方向发展。同时,在延伸产业链技术、拓宽产品幅技术、低阶煤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三废”处理技术、重大装备研制等方面有望实现重大创新和突破。同时,新型煤化工市场空间巨大,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油品(柴油、汽油、航空煤油)、天然气、二甲醚、烯烃、乙二醇等。


做为新型产业,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特别是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煤基替代方案对实施原油替代,是作为国家战略性能源储备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产品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其潜在市场容量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