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产业链招商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地在产业规模、集聚效应上的优势逐渐显现,产业向园区集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初步构建。但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参差不齐,产业链条短,“链主”企业少,配套企业不足,产业附加值偏低,导致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
一、招商体制机制不完善
各地行政领导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工作,但是欠发达地区城市的产业链招商体制尚不健全,具体表现为缺少产业链发展规划、产业链发展年度工作计划、产业发展分工责任机制、龙头企业培育机制、产业空间平台培育机制、产业发展支持性政策、共性技术支持平台培育机制、专业招商队伍培训机制等。由于没有形成领导责任明确、沟通快捷、分工明确、协同有序、联动运转的产业链招商体制,导致地方产业发展规划虚化,空间布局零散,招商工作路径不明,产业发展缓慢。
二、市域招商不协同
产业链招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市域的招商引资工作体现全局观念和系统性思维。而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城市,市、县一体化发展滞后,招商引资工作缺乏全域“一盘棋”思想,各县、区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优惠政策各自为政,造成项目招引无序竞争以及城市空间和产业的碎片化。
三、招商方式单一
对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现状分析发现,多数产业园区或驻点招商团队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过度依赖政府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存在招商主体单一、推介方式单一、招商宣传方式单一、数字化招商发展滞后等问题,不利于产业链招商成效提升。
四、营商环境不优
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一是产业发展环境亟待优化。首先,欠发达地区政府在产业服务平台建设上与发达地区有差距,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支撑平台服务保障体系;其次,人才市场发展不够充分,引不进人才与留不住人才成为两大难题;再次,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充分,中小企业存在贷款准入门槛高、融资成本高、融资过程耗时较长等问题。二是“放管服”改革工作不够深入。部分单位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少数部门依然存在着“官本位”思想,部分窗口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贯彻落实简政放权等工作存在落实难、落实慢、落实走样等问题;行政审批仍然存在环节多、程序繁、时间长等问题。
五、招商队伍能力不强
产业链招商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欠发达地区高素质的招商人才的匮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链招商的成效。产业链招商,一方面,要求招商人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了解投资、企业管理、外经外贸、法律、外语和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求招商人员具备遇到困难百折不挠的毅力。(作者:吕小瑞 ,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