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招商的几点建议
科技招商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和县域创新驱动的重要举措。想要提升县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就必须围绕企业来谋篇布局,通过科技招商来优化产业结构类别、做大企业规模数量,奠下科技创新的工作基石,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与发展能力,实现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的双向提升,最终构建以链主企业为龙头的创新高地、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森林,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同时实现响水县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一、完善科技招商机制,为科技招商做好基础保障
1. 1 推动传统招商向科技招商转变
“项目为王”的传统招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具备相应的政策支持、运行机制、招商队伍。但传统招商目光集中在大项目上,动辄要求投资 50 亿、100 亿元,这类项目数量少,对土地、能耗、产能都具有较高要求,且各地争抢较为激烈,落户较为困难。两相比较,初创科技型企业数量多,对空间、能耗等要求低,落户比较容易,且科技型企业具有投资小、成长性高等显著优势。将科技招商纳入传统招商体系,推动传统招商转变成为科技招商,可充分利用传统的招商组织网络与人员队伍,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 2 明确招引的科技型企业认定标准
要明确科技型企业一个认定的标准,或明确县域招引的科技型企业定义,在招引企业生产端的同时招引项目的研发端,鼓励企业研发机构、研发人员同时在响水落地。但是对于企业的研发机构建设、研发团队质量、研发投入经费等科技创新能力应明确量化评价标准,以利于对招引项目进行精准评价画像,使得科技招商更加精准有效。
1. 3 制定出台科技招商优惠政策
应尽快出台针对科技型企业的招商政策,对于满足科技型企业评价标准的,应在土地、能源、环评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增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吸引力: 一方面抓好头部企业招引,对于龙头企业可给予“一企一策”的支持; 另一方面抓好中小微企业引进,不拘于企业规模,重点关注企业成长性,聚焦科创资源富集地区,开展“扫街”“扫楼”式招商,给予超越传统产业招引的政策力度,招引一批科创项目落户。
二、健全招商组织体系,为科技招商提供组织保障
2. 1 明确科技招商职责分工
建立由县委县政府统筹指挥,科技部门指导,招商项目中心牵头,发改、工信、规划、审批相关部门配合,各镇区具体落实推进的组织网络体系,构建响水县上下齐抓共管系统发力的科技招商工作网络,合力推动科技招商走上正轨。
2. 2 构建科技招商服务网络
科技招商与科技服务网络大体分为政府支撑模式、产业园区模式、共建共享模式。根据县情,响水应采取政府支撑模式,加强与中介、国企、高校对接服务体系,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设立离岸科创中心,以点带面铺设科技招商服务网络,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介的信息密集作用,收集符合响水县产业方向的前沿科技项目信息与最新前沿科技成果,为促进最新科技成果来响水转化、科创项目来响水落地提供服务支撑。
2. 3 加强招商队伍业务培训
要全力打造一支精英科技招商队伍,加强对招商人员日常培训,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招商个人形象,提高招商人员素养,培养招商队伍了解科技领域前沿知识,熟悉本地产业发展定位与状况,掌握产业链创新图谱,敏锐挖掘各主导产业链条上的补链、强链、壮链项目。
三、明确重点产业定位,为科技招商指明主攻方向
3. 1 明确响水县产业定位
当前,响水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又新发展了汽车部件、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分析本地区与周边同类型城市资源禀赋、营商环境优势与劣势,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特点,与周边地区实行差异化竞争。精准挖掘响水最具优势产业,采用链式思维分析产业现状,编制产业图谱,找准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薄弱点与空白环 节,以便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大育强科创项目。
3. 2 编制创新图谱
对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征集产业创新技术需求,整理产业创新图谱,发掘共性技术需求,针对需求开展招引相应的产业研究院、公共技术研发平台,提升主攻产业的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3. 3 明确各镇区发展重点
各镇区板块也应选好主攻方向,在服从响水县产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整合镇区内土地、厂房资源,清退僵尸企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业,招引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实现腾笼换鸟,打造各具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园区。
四、强化科创平台建设,为科技招商提供承接载体
4. 1 积极创建国家高新区
国家高新区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载体,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工业经济区作为响水县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多个国家战略叠加,也是科技创新较为密集的高地。要充分发挥工业经济区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条齐全的特色优势,建成国家火炬不锈钢特色产业基地,对照高新区建设的要求规划建设,在 2023 年内完成省级高新区申报,并在“十五五”期间升级成为国家高新区,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载体支撑。
4. 2 进一步做强省级经济开发区
响水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色纺纱、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链条,绿色动力、食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兴起、加速集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齐全的功能配套、优良的营商环境。应该加快建设科技企业加速器和智慧园区等创新平台,鼓励支持企业技改扩能、争星创优、做大做强,着力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提升园区星级企业、国家高企、规上企业占比,聚焦主责主业抓科技招商,科学配置创新资源要素,实现传统企业转型跨越,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4. 3 完善创业孵化体系
构建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链条,发掘孵化链条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为各类孵化载体明确产业领域和市场定位。围绕科技企业成长需求,提供物理空间、共享设施和专业化服务,全面提升孵化载体运行质效和专业化水平,为初创企业招引和孵化提供良好的土壤。
五、强化科技企业培育,为科技招商写好后续文章
5. 1 加大科创项目培育力度
科技部门要与项目招引部门实现无缝对接,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科创项目信息。科创项目在签约时即介入培育,对科技服务类企业要强化信息支持,对于孵化载体类项目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对于生产类企业鼓励企业在建设阶段同时建立研发机构,让科创项目的合理需求全部得到回应,合理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推动科创项目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培育,培育即壮大。
5. 2 构建梯度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
构建“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培育体系,针对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评尽评”,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评价导向作用。优化和创新高企培育服务,拓展建设高企培育服务管理系统,重点关注当年度新招引重大项目和科技企业,落地建设时同步部署高企培育工作,力争 1 /3 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3 年内获批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实施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速度快、盈利能力强、产业模式新、发展潜力大的优质高企。
5. 3 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银行、保险、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优化金融产品供给,针对科技型企业需求推出创新型产品和服务。继续深化“苏科贷”等科技贷款作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科技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产业引导基金对科技型企业投资力度,为各类科技型企业增加融资机会、降低融资成本,助力科技型企业迅速成长。
六、结语
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县级层面的科技创新工作试图迈上新台阶,必须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全力以赴推进科技招商,为科技型企业培育等工作提供“源头活水”。响水县应明确重点产业定位、完善科技招商体制机制、做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打造不锈钢、新能源、海洋钢构等千亿级产业链,形成以链主企业为龙头,创新资源向大中小微企业汇聚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最终实现科技与经济发展双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响水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作者:王忠成,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