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模式”招商引资的发展启示
在国内招商“内卷”化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合肥模式”仍有很大的运作空间,但大项目引进动辄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资金投入,中小城市很难做到。“合肥模式”的成功不只依赖资金规模,靠的是细致的研究论证:站在企业角度考虑发展环境、发展政策、发展空间、竞争强度多方面因素,由专业团队给出科学评估;靠的是顺畅的决策机制:全市从上到下、从制定到执行畅通无阻,为产业落地保驾护航;靠的是健全的配套服务: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生存必要条件,还是企业家个人待遇,均予以全面细致的对口服务,企业活得安心、人才过得舒心;靠的是专业的人才队伍:市直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锻炼出了一批懂产业、懂政策、熟悉市场规律、擅长谈判、精于资本运作的优秀人才队伍;靠的是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身未升腾思退步”,充分考虑各种后果与风险,确保资本在各种意外情况下均能安全退出。在此基础上,看准项目后能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大胆决策,以战略必争的气势抢抓机遇,以一脉相承的执着持续推进。他域城市学习借鉴“合肥模式”的关键在于创新招商理念、壮大基金规模、优化管理模式,通过“以投带引”为城市发展注入动力,同时在投“主”、投“新”、投“早”、投“小”上寻求新的空间。
一、“以投带引”创新招商理念
找对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提高投资成功概率,培育一批支撑性强的高成长性企业,形成产业创新发展的独特竞争力。一是政府强化市场化思维。解放思想、转变行政化思维方式,改变国有资本投融资模式,从以“土地优惠、税收减免”为主向以“资本运作、基金支持”为主转变,用市场化思维和手段运营发展产业;二是壮大基金规模。借鉴“合肥模式”,建立产业投资百亿母基金。在此基础上,发挥各类基金的引导作用,强化与私募股权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等资本运作机构合作,通过直接投资或资本注入、基金合作等放大资金杠杆,推动一批成长型项目落户;三是打造投行专业队伍。通过研究投融资政策、行业报告、股市信息等,致力于形成一支能够精准把握产业、市场、资本运作方式的“政府投行队伍”。
二、精准投资促动良性循环
一是找准产业发展趋势。投“主”:依靠政府以主导产业链为核心,引入关键企业来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而非盲目随意地投融资。投“新”: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寻找发展空间。投“早”:寻找处于发展初期的潜力企业连根及早挖过来。投“小”:瞄准国外关键配套高科技中小企业整体引进;二是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加强与市场化投融资机构合作,政府产业投资基本的运作要突出专业管理和市场运作,通过私募股权的高门槛引导、拉动母基金投入,并借此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有力引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来达到“以投带引”的效果;三是完善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建立“公开转让、回购、定增装入上市公司、IPO上市等资本市场退出+获取收益+循环再投入”机制,在谋划项目之初预留国有资本安全退出通道,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形成的基金份额或股权达到约定年限或满足退出条件时,依法依规通过上市、股权转让、企业回购及清算、份额退出等市场化的方式安全退出,使国有资本在引领产业入驻之后能够在不贬值的基础上力求增值,不断扩大规模以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三、做优平台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加快完善政策体系。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管理办法,在明确各产业扶持侧重点和资金具体投入方式的同时,产业政策的各执行部门可自行在规定动作内结合企业个体差异,为各企业量身定制操作方案,增强政策的协调性和联动性;二是优化人才环境。围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人才政策,配套制定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政策体系。为人才提供个人生活便利,在教育、医疗、住房、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住房保障方面,由政府主导对人才公寓的建设和管理体系;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构建创新孵化平台,充分调动当地高校和院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在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上狠下功夫,组建一批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以市场化手段推动市场主体与属地大院、大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智慧岛创新社区,集聚更多青年人才和创新资源,孵化更多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
四、管控风险完善决策机制
一是完善重点项目跟进机制。着力构建政府、专家、市场共同参与的投资项目论证和决策机制,定期开展项目评估和绩效评价,编制重点项目推进“作战表”“作战图”,实施项目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设进度倒排工期,将项目前期工作、工程形象、投资进度细化到月;二是建立国资市场化监管联动机制。与企业方一同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制定并明确监管条例;通过利益纽带与市场方建立共同体,明确各类措施,并就核心条款签署约定,确保政府资金保值增值、安全可控;三是建立健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组建产业发展委员会,加强对城市产业发展的整体统筹,包括研究确定产业发展投资方向等战略规划,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政府资金投入管理办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和尽可能细化的操作程序。同时,建立经济形势分析、要素保障月调度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作者:董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