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经开区招商引资优化建议 (二)
三、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推进招商政策创新
产业政策是地方政府为实现地方产业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主要功能是引导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完善资源配置、缩小经济差距、弥补市场缺陷。
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作为现代公共管理的行政主体,行政服务遵循顾客至上,以公共需求为重要依据,政策制定不仅需要有底线思维,并且根据地方主导产业,科学制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实际需要,围绕产业上下游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台精细化的扶持政策,在服务和管理上做到“精耕细作”,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和创新。
3.1 注重对存量企业的奖励倾斜
扶持奖励政策不仅针对有意向到崇州经开区投资兴业的投资者,更应该注重对园区内存量企业在生产经营阶段的奖励激励,鼓励存量企业在园区内发展壮大,做优做强。通过奖励政策的针对性实施,促进存量企业进一步提升经营活力,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推动企业在积极完成产业升级转型中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 首先,招商引资政策要加大对已经在崇州经开区投资的企业对地方财政贡献的奖励额度,并且加大对科技创新、高精尖人才等方面的激励力度,帮助企业高质量发展。第二,招商引资政策要体现出重大项目落户的扶持和奖励不同标准,出台鼓励存量企业设立区域级总部入驻园区等特殊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在“零新增用地”的前提下完成项目的增资扩能,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和亩均税收。
3.2 优化完善主导产业招引政策
主导产业招引政策不仅需要一定的稳定性,确保给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公平稳定的政策环境,但同时也要根据行业发展实情和市场现状及时调整、不断优化,确保政策落地性强,能解决投资者的实际需要。招引政策的制定必须是建立在对主导产业充分的调研的基础上,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有科学客观的分析和研判,相关政策要符合目标企业和主导产业的利益最大化,并且要根据行业变化及时做出完善和调整,切实解决企业投资中的痛点、难点,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崇州经开区应重点根据目前园区中发展较好的模切件、检测设备、电子材料等产业细分门类,根据企业特点,制定精细化产业招引政策。一方面是要通过政策引导,持续鼓励园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配套厂商参与到市场中来;另一方面是要为企业提供不同发展阶段的扶持支持政策,提升对相关企业的吸引力。
针对设备制造和大数据产业,崇州经开区应重点通过鼓励产业联动,实现招商引资目标任务。产业联动就是鼓励园区内企业互相采购、促进企业联动发展,对园区内企业购买园区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政策扶持,形成园区内小范围的经济内循环,同时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针对智能家居企业,在扶持政策上侧重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打造品牌效应,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支持和引导园区龙头企业对标工业旅游标准改造新建产线、展厅、研发中心、体验中心,推进家居博物馆、时尚家居生活馆等场馆建设,加快规划工业旅游线路,利用产业博物馆、开放式休憩空间、现代智能工厂等业态,推进家居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业”融合,不断提升“好家具·崇州造”影响力和美誉度。
3.3 创新人才奖励政策
人才资源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化科研成果的主要力量,同样对地方政府的招商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崇州经开区政府应根据主导产业用人特点和招商引资工作实际,针对专业人才制定相应的引进和培养政策机制,一方面可以满足企业战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本地招商引资工作成效,让人才在崇州经开区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针对消费类电子产业和智能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创新性产业,可以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一个融合高等院校、投资者、猎头公司、社会科研机构等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机构,结合产业实际发展量身定制培养人才,并为之制定相应的奖励配套机制,通过提供人才引进奖励政策,解决人才居住、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促成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人才引进助推技术创新,最终实现崇州经开区驱动机制的战略转变目标,实施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措施,保护创新积极性,为创新型专业人才和专业人士以及创新型企业到崇州经开区创业提供优越的条件。
二是针对家居、建材等传统产业、传统工序等用人需求,要以发扬“工匠精神”为核心,通过专业技术人才奖励、特殊工序人才补贴等方式,提高相关岗位从业人员自豪感和社会地位,解决传统产业、传统工序中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实尴尬。
三是要结合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的实际,一方面在全市各单位部门抽调懂政策、能力水平强的精英,另一方面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公招和社会化招聘等方式,补充政府在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中亟需的人才,打造一支能够同时适应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
3.4 完善园区政策扶持体系
目前园区的政策扶持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大数据产业和工业服务类,按照目前“产城一体”的功能区建设趋势,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应该进一步完善金融业、服务业等多层级、多维度的政策扶持体系,加快推进功能区城市功能属性的建设。
四、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营商环境和服务水平不断优化
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离不开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好的营商环境也可以有效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开展。崇州经开区要结合实际,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认真研究剖析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主动作为,通过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完善,建立细化具有本地特色的企业服务制度,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梳理高效优质的营商服务,不断提升投资环境。
4.1 加快推进园区管理服务体制改革
新公共管理理论中认为,在公共管理中应该借鉴企业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在管理、运营方面的理论和方法,提升完善政府管理水平。崇州经开区应紧紧围绕培育多层次专业化组织、优化管理机构职责的产业功能区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园区管理服务体制改革。
一是推进招商引资团队建设,通过“员额制”改革,招募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综合协调能力强的干部人才补充到崇州经开区招商引资团队中,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同时通过“员额制”,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绩效激励机制,通过更加科学、务实的绩效激励机制,推动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开展。
二是借助产业功能区改革,厘清经开区管委会、街道、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能职责,合理确定行政管理边际,构建责任清单制度,用好负面清单,不过多干预、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简化企业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程序。在企业服务工作中,按照产业分类,设置产业服务部门,为园区企业提供优质完善的政务服务;在日常监管中,可以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制定精细化的分类监管服务体系,尽可能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检查督查行为;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联通不同部门和公司之间的数据沟通节点,实现公开数据的共享,为企业提供及时高效的政务服务。
三是探索构建专业化的产业园区运营机构。利用园区标准化厂房、大数据产业园区等平台,构建专业产业园区运营机构,承担园区开发、运营管理、招商引资等工作,通过市场化手段推进园区发展。
4.2 完善提升硬环境,完善招商引资的平台和载体
首先是要借助“新基建”和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历史机遇,致力于强化崇州和崇州经开区的城市功能属性,积极主动融入成都中心城区,优化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特别是在园区内,通过合理规划商业、居住、休闲娱乐、生活配套等区域,实现园区从单纯的生产属性,转变为集生产、办公、生活为一体的产业新城,满足产业人才和普通群众的日常需求。
其次是要不断补齐完善交通、医疗教育、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短板,让人才和企业安居乐业。一是要加快争取推进连接新机场、天府新区交通项目建设,继续保持崇州在到达机场、中心城区的距离优势,同时提升完善本地公共交通,推进本地交通与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拉近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距离。二是要落实好“西控”高质量绿色发展相关要求,夯实城市绿色本底,结合公园城市建设要求,提升园区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经济开发区。
第三是要结合招商引资目标企业需要,加大标准化厂房、孵化平台的建设和投入,解决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减少企业成本投入,帮助企业将更多的资金用在研发和技术创新中。
4.3 全力打造和谐的软环境
在提升政策环境的过程中,以文明舒适、公平公正、城市守信、亲商安商的环境氛围为主体,打造亲商护商的良好市场环境。
一是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应该引导投资行为,而不是强制干预经济行为,应凭借政府自己在宏观市场分析和政策制定引导方面的优势,通过梳理产业发展脉络,分析研判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强化项目招引和产业培育,通过完善细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产业创新平台等方式,引导鼓励市场投资行为,提振投资信心,推动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二是要完善细化政府服务,优化提升政企关系。崇州经开区应根据园区主导产业的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服务专班,以“店小二”精神提供优质及时解决满足企业合理诉求,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以政府搭桥、行业协会为主体,通过举办企业家沙龙、行业峰会等形式,拉近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打造“朋友圈”,营造友好协作的氛围。
三是要满足项目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企业文化和发展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个性服务。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打造企业和人员熟悉的生活氛围,鼓励引导特色生活圈的建设,让外来企业和从业人员有归属感;针对不同发展时期的企业,崇州经开区可以借鉴武侯区等地的先进经验,针对性的制定支持政策和个性服务,确保企业的成长周期内都可以获得政府不同程度的支持,提升企业的获得感,也可以提升政府营商环境美誉度,提高对目标企业的吸引力。例如针对小微型企业在发展初期因企业规模和现实条件、不可能配备专业安全环保管理人员的问题,崇州经开区可以通过政策引导、示范先行,鼓励企业引入市场化安全环保管家服务,在解决了企业管理难题同时,也有利于地方政府监管巡查开展工作。 (作者:蒋凌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