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职能三大优化建议
地方政府应当坚持“宜链则链、宜群则群、链群并举”,推动主导产业集群扩张。围绕当地现有的工业基础和产业特色梳理相关产业链条,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坚持填空补缺促进产业聚集。以先进制造业为例,地方政府可以巩固精密结构件、电子元器件制造基础,结合当地产业现状,瞄准上下游核心领域、关键环节,引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全力向价值链高端拓展。建议推行“一链长、一专班、一基金、一平台”服务,培育符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链。鼓励引导传统行业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支持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融入当地的产业发展。同时要大力发展科技研发、现代物流、绿色金融等新兴业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提升招商引资专业水准
1、打造专业招商队伍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各地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对专业招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地方政府应当不断优化招商引资专业队伍,加强队伍建设,通过选拔、培训、管理、考核等全过程管理体系,全力打造专业化、标杆化招商团队。如发改、工信、商务、科技、农业(供销总社)、文旅、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可以分别围绕各自职能,对口成立专业招商小分队,牵头推动项目招引,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其他部门依照自愿原则积极参与招商,广泛搜寻项目信息,不摊派硬性招商任务。
提升招商人员的招商本领和素质水平是地方政府打造专业招商人才队伍的重点。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实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围绕产业政策、项目服务、业务素质、交往礼仪等方面,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经验推广。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开展业务辅导,组织招商骨干外出集训,学习先进地区园区建设、招商技巧,不断提升专业招商人员能力和水平,打造招商引资“硬核力量”。根据需要构建“活水”机制,加强动态管理,突出优胜劣汰,每年对专业招商人员进行调整,选拔新生力量,重奖有功之士,淘汰落后人员。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实行专业化招商人员年薪制,对实绩突出的优秀招商人员实行高薪激励。探索打通招商有功人员性质、职务晋升的“绿色通道”。
2、制定精准产业规划
产业规划是地方政府发展的指导性纲领,既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政策保障,又是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长远蓝图。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规划布局时,一定要明确招引产业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挥自身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优势。招商引资项目要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水准,不能“捡到篮子就是菜”,必须符合当地产业政策的整体性规划,并且顺应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方向,最终实现当地产业生态的更新和迭代升级。从新加坡产业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的取得与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密不可分。新加坡政府对裕廊岛的运作就是产业链招商最后达成当地产业聚集的成功案例。
3、学习新型招商模式
通过研究香港设立投资基金等财政支持模式可以看出,资本招商能够以少量财政资金来带动社会资本,起到产业引导的作用。与私有企业的市场投资行为不同,政府设立产业基金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高额回报,而是引导地方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产业基金招引相关产业链终端项目,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纳入市场管理、专业化运作的招商手段,基金招商的成效取决于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体制的决策效率。要想发挥基金招商的作用,地方政府必须建立完备的基金投资管理制度。例如在充分考虑投资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放开基金投资的地域限制,吸引更多资金资源向当地聚集;强化基金募集、投资的市场化机制建设,做到科学理性决策,最大程度降低国资流失风险;建立包括政策绩效、经济绩效、管理效能等在内的考核指标体系,配套出台激励政策,努力推进基金决策的去行政化;举办基金招商专题培训班,对投资比例、决策程序、退出机制、风险管控进行专题辅导等等。通过构建这种政府与市场协同作战的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资本的媒介和枢纽作用,能够持续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体系
在传统观念之中,政府与招商引资企业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关系。但是根据服务型政府理论,政府和招商引资企业应该是服务者和服务对象的关系。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任务是把不断完善落户企业的投资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完备的配套设施、优良的科创人居环境等等。
1、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随着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无纸化办公、集成化办公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地方政府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政务服务。比如深入推进电子证照共享共用,推进政务服务的“零原件、不见面”办理,推进信息预填和电子证照应用,共享数据自主复本文结合了东台市政府招商引资履职问题的剖析结论和境外政府招商引资履职的经验总结,提出了提升招商引资专业水准、构建服务型政府体系、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培植科技人才资源等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职能优化举措,为我国的地方政府提供一些提升招商引资能力水平的建设性用、个性信息自主填报、申请表单自动生成,实现从“填表”到“审表”的变化;深化“一件事一次办”:将更多相关联的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一件事”链条,加强系统对接及数据共享。对于规范化程度比较高的工作事项,大力推广智能秒办。比如在不改变各部门规定的前提下,对同一行业的全部条件进行标准化集成,实现许可条件“一次告知”、申请信息“一表填报”、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通办”、部门并联审批、限时综合出证,无需往返多个部门窗口申请,大幅节省时间和精力,保障招商引资落户企业的利益。
政府除了提供公共服务职能工作之外,应当尽量少的干预招商引资落户企业的日常经营,尽量减少落户企业的负担,杜绝各种不必要的政府观摩、领导视察工作;而落户企业按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也不需要地方政府担负风险责任。
2、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视的因素,是近年来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日本大阪招商引资的成功案例,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优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而是要统筹基础设施完备、政府行政精细高效、优惠政策稳定优良等优质的营商环境要素。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例,政府招商引资应当突出地方的资源承载能力,把握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产业培育主战场地位,强化项目集聚、资源聚合。政府应当不断优化工业园区管理机制,加速工业园区提档升级,重点提升工业园区的各项配套服务,包括建立健全道路桥梁、污水处理厂等必备的公共基础设施;为落户企业提供专业高效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优化交通网络和水电管网等配套要素保障;完善人才公寓、邻里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园区周边的居民聚集区,保障企业人员的生活环境,为落户企业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构筑普惠的科创环境
科创环境是评价一个地区是否适合长期投资发展的重要指标。地方政府可以充分借鉴香港政府打造的科创研发环境,构筑包容普惠的科创生态体系,聚力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鼓励企业研发创新,充分利用平台共享实验室、大型仪器、大科学装置、科研基地等资源,减轻企业的研发设备投入成本。地方政府应当主导推动科技研究院等研发平台的建设,鼓励企业通过专利检索,对接、转移转化院所研究成果。鼓励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获得融资,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网上申请,提供融资风险补偿,解决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融资难题。政府可以牵头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与当地及周边高校加强合作,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高端技术、紧缺人才等要素资源有效对接,合作成果加快转化。
三、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考核的过程中应当突出质效导向,严把准入门槛,推动土地、能耗、资金等资源要素向重大项目倾斜,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能耗更低的优质项目。
1、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重大项目数量不多、规模不大、质量不高是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最大的"短板"。地方政府应当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科学制定考核细则,完善目标任务体系。考核细则应当突出招引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提高新特产业项目考核权重,引导招大引强、招高引新。强化地方政府下辖区镇融合联动招商,鼓励引进 10 亿元或相当规模的项目落户当地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园区资源。对落户项目要强化项目效益导向,既要“大而强”,也要“小而美”,对主导产业的项目投资强度、亩均销售税收等都可以作出明确规定。比如土地、厂房面积可以不再作为项目规模认定的硬性指标,通过项目履约率、评审开工率和竣工投产率等指标考核更能反映出招商引资工作成效。
当一个地区的招商单位过多时,难免会出现资源重叠、争夺项目的现象,建议通过在考核制度中设立相应规则来避免冲突。例如,打造项目首谈确认制,建议招商人员在获得有效项目信息后,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向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考核部门进行“首谈报备”,避免内部恶性竞争。构建招商利益分享制,鼓励招商人员将本地无法容纳的或者与本地产业定位不符的项目主动介绍给其他乡镇,该项目落户后,固定资产投资各一半计算项目首谈引进地和注册落户地实绩,五年内该项目形成的税收地方留成财力各一半结算给项目首谈引进地和注册落户地。通过制定各种科学细致的考核规则,既能保障各招商责任单位的利益,又能牢固树立“一盘棋”理念,加强互助协作,实施资源共享、联动招商,才能不断增强招商工作合力。
2、挂钩考核项目服务
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对招商引资项目设立了审批制度,各地政府在集中审批项目、集约利用资源的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缩短各项手续办理时限,提高项目审批效率。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局等项目服务职能部门应当主动靠前服务,结合工作职责,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落户的相关工作机制。政府通过项目服务联动机制,能够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户、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为客商营造舒心、安心的投资环境。为了提升项目手续办理、审核审批等工作的效率,减少部门间恶意竞争,建议地方政府取消项目服务相关部门的招商引资项目考核任务,保障相关部门聚力从事政务服务工作,同时可以给服务部门适当施压,与招商项目手续齐全率、按期办结率挂钩考核,以此跟踪督查部门招商服务工作效率。比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围绕项目用地、规划手续,生态环境局围绕项目环评手续,应当全力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
3、推行绩效奖惩机制
建议地方政府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推行绩效奖惩制,可以借助水印相机、APP签到打卡、在线管理平台定位等方式对镇区、招商局、部门外出招商引资的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和考核,结合各镇区、各专业招商局开工项目、竣工项目、评审项目、固定资产投入、外出招商情况等季度招商实绩,考核的获奖单位可以优先推荐干部提拔重用,优先推荐综合先进等。加大专业招商人员激励力度,重奖重大项目,对招商引资实绩突出人员优先适岗使用。奖励的同时也应当设立惩戒机制,如对招商引资考核排名末位的进行通报批评,连续考核排名末位的也可以采取换岗等方式,保证招商队伍的高效运转,激发动力。
四、培植科技人才资源
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应该互为补充。地方政府应当秉承“招引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人才,打造一个团队、提升一个产业”的理念,推动招引高层次人才与招引产业两者真正融合。
1、制定人才资源引培政策
人才招引工作需要具备明确引才任务,逐步达成“力量聚合、政策聚焦、要素聚集”的要求。地方政府要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解决过往的招才引智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大,流于形式,精准度低等问题,可以邀请专家教授来当地考察调研、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开展招才引智工作,扩大当地影响力和知名度。地方政府可以针对本地人才招引制定相关政策,如加大对本地户籍就学就业人员的招引力度,组织多种活动培养本地籍在外就学就业人员亲乡爱乡感情,积极引导本地人才回流;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积极联合当地的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开设企业“订单班”,制定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
与之相对应的吸引外地高层次人才同样重要。一是“走出去”精准引才。政府应当加大对本地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摸底力度,建立各类人才台账资料,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实施动态管理。根据企业需求,结合招商引资任务安排,由政府出面与教育部门和高校衔接,组团赴国内外人才集聚地区和重点高校院所,“点对点”专项引才。同时深化跨区域劳务协作,开拓并巩固陕西、河南、甘肃、云南、山东等劳务基地,拓宽用工渠道。二是“请进来”广纳英才。地方政府要聚焦本市的产业发展,加强与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对接,力争集聚一批新特产业领军人才。
2、建设科创人才平台载体
高层次人才的加盟,能够带来了工艺、理念的创新,加快传统产业、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建设数量多、层次高、运行稳的人才创新载体是引进、留住人才的关键环节。数量如果不够多,就不能完全承载人才和项目,层次如果不够高,就不能有效发挥载体的孵化、转化作用,运行如果不够稳,载体的各项功能必然会弱化。院士工作站、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载体是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创新创业平台的提质增量能够保证引进人才有用武之地。地方政府在平台载体建设方面一定要跟得上发展节奏,也应当支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成立更多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人才载体。地方政府还需要尽快制定出平台载体运行管理细则,抓好平台载体创建后的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工作,确保平台载体发挥应有作用。
3、推出服务人才新举措
拼抢人才不仅要拼政策,还要拼环境,优化人才发展和生活环境是地方政府需要长期关注的工作。产业环境要有明显的发展潜力,新兴产业跨步、传统产业转型能给人才提供足够的平台。地方政府要积极做好人才培训、职称评定、福利等人才发展保障,促使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同时应当注重完善当地园区的功能配套,加快工业排污设施、孵化器建设,统筹公共交通、餐饮、娱乐和商贸综合体、邻里中心配套建设,增强园区绿色景观覆盖,提高生活便利性,让各类人才能享受到较高的生活质量。意见。 (作者: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