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内江市招商引资质效?内江市招商引资对策(二)
本文针对上一节深入研究探析内江市招商引资存在问题及原因,将内江市招商引资改进方案,并加强内江市招商引资的对策分析。
三、破解要素制约,着眼提升内江要素资源保障能力
3.1 强化互联互通
内江地处“一带一轴一区”黄金交汇点,境内形成了“11条铁路(高铁)+12条高速公路”体系,在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拥有较好基础。要以推进南向大通道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以公铁联运为重点的多式联运、扩能改造为重点的提升工程,借力周边空港和码头,不断提升内江交通内联外畅水平,切实发挥“枢纽”作用。推动航空运输领域互联互通。在加快建设内江通用机场的同时,充分利用天府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港,助推规划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内江—重庆荣昌货运机场快速通道,打造成渝经济区货物运输枢纽。充分利用同城化效应,借助成渝高铁半小时生活圈,探索在内江设立天府国际机场城市候机楼,实现就地办理登机和托运手续。推动铁路领域互联互通。打通通往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的高速铁路大通道①;加快推进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前期工作,同步启动内江南站提升改造和城区铁路搬迁工程,协同推动黄桶至百色铁路建设,打通通往北部湾最近出海货运通道②。推动公路领域互联互通。推动完善成渝经济区及各内部经济板块之间的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公路建设,建成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内江至大足高速公路,推动成渝高速公路扩容,提升成渝发展主轴服务成渝中心城市能力。
3.2 强化园区建设
产业园区是产业、资源、技术和人才的聚集地,产业园区承载能力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引进产业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做好用地顶层设计,优化整合园区用地规划,确保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园区规划环评等协调一致;提高用地规划水平,通过优化整合,实现园区工业用地成片相连,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强化资金保障力度,对已批的土地,要尽快完成征用;对已征用的土地,尽快启动拆迁。提高园区供地和集约用地水平,根据项目用地规划分期供地,对个别重大项目,可以“预留”用地但不供地;对已关停的企业,要及时收回土地;鼓励新建多层标准厂房,鼓励企业在不新增用地情况下通过工艺流程再造、产品更新换代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加大用地考核力度,以“亩均论英雄”,加大对园区用地指标保障、征地拆迁进度、投资强度、产出强度、闲置用地处理等指标的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与园区供地挂钩。
3.3 强化资金保障
在保障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基础上,利用金融等多种手段破解内江市财力薄弱的问题,建立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加强“银政企”对接合作,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继续做大产业发展基金。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培育企业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市场和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到“新三板”和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搭建多层次对接平台,支持和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小微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各种债券,利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多期限、多品种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
四、突出主导产业,着眼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4.1 突出配套成渝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内江在未来城市区域布局中迎来了重大布局的变化。2020年1月3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继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之后的“中国第四增长极”,国家战略的实施,将不再局限于对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基建支持等某一方面或单一城市的支持,而将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极大地增加了内江承接政策溢出效应,获得更大力度政策倾斜,以及更高强度和密度投资的机会。这是继“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之后,内江迎来的又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图5-2 成渝区域格局示意图
由图5-2可见,内江位于成渝发展主轴、地处川渝交界处,是四川南翼跨越战略的重点之一,与重庆荣昌等地毗呤,具有特大城市辐射效应、中部崛起支撑效应、毗邻地区联动效应、南翼跨越旁侧效应等政策效应。当前,成都、重庆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0.96,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同质化产业,构成了成渝对外竞争的规模优势,使其具备参与全球竞争、带动区域发展、发展成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实力。聚焦“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围绕成渝两地主导产业配套环节和服务需求,成立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重点招商产业分析组,全方位、多渠道收集各类招商信息,摸清产业链条中的上下左右关系,开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招商。电子信息产业方面,聚焦成渝两地规模超过1.6万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市场,做深做细笔记本外壳、连接器、液晶显示模组、信息安全、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为主的产业链条,依托内江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内江经开区新型显示材料生产基地、东兴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重点引进半导体加工制造、封装测试、电子元器件生产、5G设备制造、智能终端、智能装备生产、呼叫服务外包、互联网经济等相关产业项目。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聚焦川渝两地250万辆汽车产量的整车市场,继续做大做强汽车发动机、汽车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内外饰系统和其它配件的产业群体和配套体系,围绕铸锻件(缸体缸盖)--曲轴--活塞--连杆--发动机(汽柴油、多缸)动力总成链条,车架--轮毂--减震器--轮胎”底盘产业链、冲压件--车灯--后视镜车身产业链,开展关键环节配套招商。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聚焦川渝两地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医药产业、615户药品生产厂家,依托汇宇制药、梓橦宫药业、恒通制药等重点企业,积极引进生物制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医药中间体等项目,全力打造成渝绿色原料药制造基地。
4.2 创新产业招商项目策划
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市场环境,依托优势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策划、论证、包装一批有投资吸引力的项目。分析本地需求,坚持从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着手,能与内江本地重点发展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形成配套的项目优先策划、包装。分析市场前景,既要站在投资者角度,充分论证项目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市场容量与现有生产能力的对比、产品规模制定的依据、产品销售预测、收入预计、投资回报率等,分析在内江实施该项目在区位交通、物流运输、产业配套以及能源、原料、资源、人力等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让企业相信在内江投资该项目能够充分实现市场前景、加速收回投资。注重可操作性,选择前期准备工作有一定基础的项目进行包装,推动单个项目包装向多个项目打捆包装转变,尤其要把前期准备工作较为充分的项目作为重点来深化包装,提升包装项目整体优势。包装项目时要充分体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重点要突出项目选址、土地报批、征地拆迁、土地预审、规划设计、环保评价、审批核准等各环节工作的准备情况和进展情况,让投资者知道项目签约后很快就可以开工建设,进一步增强包装项目的吸引力。
4.3 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
由于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产业发展的重心将重点向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等方面转移,加之环境容量的限制,东部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突出的趋势没有改变,相当一部分制造业必须调整、升级和转移,众多企业需要寻找承接转移和开放合作的伙伴,而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等方面优势,使其成为国内外龙头企业重新谋划战略布局的重要选择地。随着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深入推进,内江应深入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聚焦新材料及冶金建材、新能源、新装备及机械制造、新医药及食品饮料产业、大数据及电子信息等产业开展投资促进,着力引进一批支撑能力强的制造业项目,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建设成渝现代制造业配套基地。强化产业链招商。全面掌握本地产业链和关键企业供应链环节的分布情况,加强目标企业产品链供应链布局的研究分析,围绕国家布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开展无中生有建链型招商;围绕全市传统产业的薄弱板块和缺失环节,开展补缺扶弱强链型招商;围绕全市重点发展产业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开展产业集群配套型招商;围绕全市龙头企业的供应链和销售链,开展龙头企业主导型招商,推动单一项目招商为主向产业链供应链招商的转变,提升经济转型升级的动能优势。
五、创新招商方式,着眼探索多元化招商路径
(1)积极开展以企招商。实施龙头企业主导型招商,瞄准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央企、行业龙头企业,着力引进示范性、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①。充分发挥川威集团、汇宇制药、效率源等本土龙头企业“单打冠军”的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围绕结构调整、升级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积极引导本土企业“以商招商”,力争形成“引进一个、招来一串、带动一片”的联动效应。同时,落实领导同志联系重点企业制,各县(市、区)投促中心、经信等部门要对辖区内的重点企业进行摸底,收集企业发展意向和合作意愿,积极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增资扩产,汇同企业共同引进上下游或关联项目。
(2)积极探索以情招商。领导干部要成为招商引资的“信息员”,公职人员要成为招商引资的“联络员”,在全市上下努力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处处事关招商形象”的良好氛围,构建人人都是招商引资的“宣传员”的大环境,通过亲情、友情、爱情等关系吸引优质企业到内投资兴业。
(3)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①。围绕“招大引强、集群承接、延链引进”的总体要求,在全市抽调精兵强将,按产业成立专门的产业分析工作组,认真研究冶金建材、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重点产业,摸清产业链条中的上下左右关系,找出短板,选准目标企业,开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招商,着力在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上实现突破。
(4)着重办好活动招商。办好专题活动,积极用好国、省投资促进活动平台,力争内江在更多重大场合亮相参与,关键是用好其客商资源。认真组织好自办投促活动,每季度梯次开展一个以上专题招商活动,特别是要突出办好新经济、电子信息等产业专题活动,力争在参会龙头企业及嘉宾层次、签约项目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要加强与内江籍在外成功人士联系对接,持续抓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吸引外出乡友返乡发展。
(5)继续抓好小分队招商。建立一支专业化招商队伍,重点围绕国家和省市倡导的重点产业方向,全方位、多渠道收集各类招商信息。按照“高频率、多批次、专业化、小分队”的方法,明确专人加强跟踪对接,靠紧盯牢,重点推进,并在领导带队下“走出去”外出招商。
(6)积极探索市场招商。充分发挥商会、中介等第三方机构信息来源广、客户资源多等优势,开展战略合作,为内江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助力。
六、优化营商环境,着眼打造对外宣传魅力形象
(1)营造和谐稳定的开放环境。借鉴沿海先进城市探索经验,结合全省营商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需要,突出接轨国际、方便比较、立足市情、科学实用等基本要求,研究建立全市营商环境常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定时聘请三方机构评估营商环境,在主要媒体公布调查评价结果④。积极营造开放氛围,拓宽向自贸区内江协同改革先行区下放权力事项范围,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2)营造宽松适宜的政策环境①。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和兄弟市州的先进经验,加大对土地供给、固定资产投入、扩大再生产、生产基地搬迁、标准厂房建设、高管子女就学等奖励力度,建立健全分类分档激励政策体系,积极回应客商普遍关注的热点,进一步扩大政策激励范围。
(3)营造高效便民的政务环境②。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网上办税、同城就近办税和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大力推行政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站式服务,实行惠企政策“一窗受理”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压减企业开办环节和时间,提升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力度,推行全程帮办服务工作机制,从招商洽谈、签约落地、项目建设、投产运营等每个环节都要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集中力量打通企业投资服务链。
(4)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规范市场准入程序,全面清理审批事项,全面开放市场。严格兑现政府承诺,不折不扣地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企业和投资者投诉的问题实行专项督办,做到有诉必查、快查快结,坚决维护投资者合法利益,坚决查处和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种行为。
(5)营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提高城市功能品质、完善城市公服体系、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弥补市政设施建设短板,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实施城市景观项目,加快建设城市文化地标、文化墙、文化广场,构建独具魅力的城市文态体系,为企业提供舒心安心的生活环境。(作者:谷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