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招商引资质量和成效的提高对策
本章提炼出河南省创新招商引资方法、打造招商服务平台和加强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等优化建议,以期为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提供参考。具体如下:
一、创新招商引资方法
首先,采取多样的招商方式。招商引资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通过实施优惠政策这种短期内快速吸引外资的方式已经不可取。想长期吸引客商投资,必须创新招商方式。政府应当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招商,拓展中介招商、以商招商、云招商等方法,探索创新“头部企业”招商、产业集群招商等新模式。比如,河南省济源市聘请知名人士或优秀企业家为“招商大使”,不仅能汇聚社会各界智慧和力量,还能让这些招商大使们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当地吸引好项目。传统的招商活动一般要举行集体签约活动或大型的招商会等,不仅费时,还消耗资金,而新型的招商方式既能够提高招商效率,又能为招商工作节省一定的成本。
其次,实行精准招商。想实现精准投资,必须聚焦重点行业,发展和壮大新兴工业。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充分发挥河南省的市场优势,突出市场牵引作用,通过引进一批企业和项目,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发展。同时,着重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等产业,制定产业链招商图谱和路线图,建立并完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储备库。此外,积极在全产业链中推行“链长制”,以头部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吸引外资企业在当地设立企业总部和区域总部,以及研发和结算等重要职能部门。
二、打造招商服务平台
第一,推进各类经济功能区招商提质。目前,河南省省级经开区有 45 个,其中还有 9 个国家级经开区。经开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应当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河南省的优秀范例,其搭建了客商投资兴业发展平台,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开发区规划建设有河南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省公共保税中心、河南留学人员创业园、郑州高新技术创业中心 4 个国家级政策园区,还有 3 个产业园区——信息产业园、汽车工业园、南部外商投资集中区,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导向,从而吸引了众多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河南省缺的不是经开区,而是能够提供优质招商服务的经开区。各经开区应当学习省内的先进经验,更好地发挥能效。
第二,提高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影响力。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是河南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河南省探索招商引资新形式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应该继续发扬。河南省要积极引导各地各部门参加,探索以市场为导向的办会、办展,构建“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常态化服务平台,积极发挥“互联网 +”的作用,打响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知名度,提高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国际化水平,有利于吸引潜在的投资商进行投资。
第三,搭建政企沟通桥梁。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联系的桥梁,商会应在促进投资中起到更大的作用。河南省要鼓励各商会做好推介工作,为该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多种形式的高质量、专业化服务。同时,要提高商会的凝聚力、吸引力,搭建“以商招商、以商引商”的招商工作平台,努力把优质企业引入河南省。政府还可以适当给予商会一定的权限,鼓励商会定期召开会议,向政府推荐一些产品新颖、管理规范、发展潜力大的企业。
三、 加强招商引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吸引招商引资人才。人才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政府应特别重视核心人才的吸引和招商工作团队的建设。河南省招商引资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合适的政策吸引人才,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团队整体水平和素质。在政策制定完善后,相关部门还需要提高政策的宣传度,可在适当范围内召开政府部门人才政策文件的解读培训会议,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政策,掌握其关键点。在宣传方面,可以开展线上宣讲模式,充分利用自媒体、短视频等,还可以利用自媒体账号,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渠道,充分、详细地宣传相关人才政策,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同时,政府还需不断完善人才资源信息库,方便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依据人才的相关基础信息对现有人才进行梳理分类,按照性别、专业、擅长领域、从业时间等要素将人才合理分级。这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更加合理地筛选分配相关人员,也为下一步的相关培训工作打好基础。
其次,培养招商引资人才。招商引资团队的人才建设仅依靠从外部吸引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做好后续的相关团队建设工作。在人才培训方面,需要定期举办人才培训会和座谈会,邀请专业的从业人员和专家进行招商经验和知识的传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讲解和经验总结,避免招商工作进入瓶颈,帮助招商人员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相关专业素质,从而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整体质量全面提高。同时,还需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通过定期定量的绩效考核来促使招商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作者:陈煜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