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Y市政府招商引资的建议
一、实现政府角色科学转换
1.1 转换政府服务理念与管理方式
Y市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存在千预失度问题,要积极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地方政府作为招商引资的引导者,主要是为企业提供好的服务、创造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当好“裁判员”和“仲裁人”。对招商引资应从以行政命令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为此,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是要转变观念并及时更新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府。作为市场规则的宏观调控者,Y市政府要真正树立服务型政府意识,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适应新时代下招商引资工作的需求。要改变传统的“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观念,需要设立符合Y市现实情况的招商引资标准,要把眼光放长远,制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计划,及时吸收先进的招商经验,不断更新理念。
二是要恰当发挥市招商办领导职能。首次应该不断优化领导队伍。按照市招商办成立时的计划,组成成员每年轮换一次。同时从两方面入手开展选拔,一方面,从Y市各地和开发园区招商部门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后备干部,组成市级层面自主招商专班,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整合全市信息、资源,面向产业链上的央企、大型民企和世界500强外企,主动出击,开展产业合作推介和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争取打开招大引强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从当年“名校优选”选调生中选拔经济、外语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作为全市招商引资后备人才培养,负责日常统计、文字和督查等工作。其次应该统筹项目。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招商理念,为推动形成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内部竞争有序和外部竞争有力的良好局面,市招商办要加强全市项目统筹。一方面要建立项目备案制度。各地初步洽谈有明确意向的项目首先向市招商办报备,经审查后,符合目前园区“二次创业”产业规划的、且征求意向投资者的意见建议后,赋予其排他性首谈资格,其他地区就不能再进行项目洽谈或者千扰其谈判;另一方面是牵头谈跨区域项目。很多大企业集团经营范围广,往往一个地区无力承载项目落地,遇到此类需要整合全市资源、协调全市力量的跨区域大体量项目,可由分管副市长带领市招商办牵头主谈,并在必要时由主要领导出面拍板,以此打开招大引强突破口。最后要融合多方面信息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一方面要带领企业“走出去”。全年在北京、上海、深圳各举办一次综合性推介活动,在日本、韩国、中国香港或新加坡各举办一场以“世界美食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利用Y市在美食、历史文化的金字招牌帮助企业吸引外资。同时针对日本的汽车产业、韩国的电子产业和国际资本进行产业合作推介。另一方面要继续“请进来”。结合“4.18经贸旅游节”等大型活动,积极邀请各地企业家和央企、世界500强外企高管来Y市进行调研考察。
1.2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与监督机制
Y市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考核与监督时应该当转变观念,要全面衡量多种指标,而不是一味地只追求数量上的突破,忽视所招引项目及资金的质量,在目标设定时要重质重量。
(1)完善考核分值体系。Y市政府应系统构建招引“数量+质量”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持续将招商引资工作10分加分项纳入到年度县(市、区)、功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并对分值比重进行完善。Y市每年要根据招商引资的重点任务、综合考虑各部门、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和意见,适当调整重点产业项目、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现代服务业等所占考核分值的比重,另外对于项目落地率、开工率、列统率应设置考核细则,让考核体系更加细化。要继续开展招商引资“擂台赛”,但是要完善比赛方案,全年四个季度的目标任务分别设定为全年目标任务的35%、20%、30%、15%。同时,将“擂台赛”结果纳入县(市、区)、功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考核10分加分项。
(2)严格项目性质审查。为从源头上引导产业集聚,同时杜绝应付考核,对项目性质进行严格审查。一方面,提高主导产业项目考核系数。参照园区“二次创业”产业规划,对于Y市各地的主导产业项目,在考核时赋予大于1的系数。经市招商办审查,项目性质认定为贸易公司、皮包公司、市内转移和本地财政、国企投资的,均不纳入考核范围。对于假项目要加大处罚力度,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考核资格。另外,要进一步强化招大引强、外资招引的考核导向。受到疫情影响,近几年国外投资企业、我国港澳台地区投资企业的投资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Y市政府在继续招引外资新项目、做好企业利润再投资和增资扩股以外,更要重视外资并购、融资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外资招引,进一步增加外资招引的新渠道。
(3)建立多层次督查制度。Y市政府每月根据“招商管理’’工作平台的数据,编印月度招商引资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各地“一把手”带队外出招商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签约项目进展情况。招商办双月督查,市招商办每两月开展一次现场督查,督查对象为目标任务未达序时的地区。督查室季度督查,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每季度在全市范围开展一次招商引资工作督查。同时,对于表现优秀的招商部门、招商人员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可以通过召开全市招商引资表彰大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招商人员和招商大使进行表彰,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同时,及时兑现招商引资引荐奖,可按照项目开工、竣工、达效3个环节的进展实效,分阶段发放50%、30%、20%的项目奖励。
二、创新招商方式方法
2.1不断丰富招商引资方式
一是加强驻点招商。Y市政府在北京、上海、南京均设置了办事处,各地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也设置了招商办事处。一方面,充分发挥市政府驻京、驻沪、驻宁办事处的作用。“三办”长期在北京、上海、南京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政商人脉资源,在市领导的招商拜访活动中,“三办”在沟通协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要充分挖掘“三办”在招商引资方面的潜力,积极为各地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的招商办事处提供信息、协调拜访。另一方面,加强对各地驻点招商办事处的指导。Y市市发改、工信和商务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信息和资源优势,对各地在北京、深圳和上海的招商办事处分别提供业务指导。最好是每年市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在各地要举办一次与各地驻点招商办事处的座谈会,及时了解沟通情况,加强招商指导。
二是加强委托招商。第三方咨询机构专业度髙,跟踪研究产业发展和各地区营商环境是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外资企业投资决策高度依赖的外部参考。Y市政府要根据园区“二次创业”产业规划,挑选在相关产业研究方面有实力、招商信息方面有资源、企业关系方面有能量的第三方咨询或招商服务机构,用政府购买的方式,与第三方机构进行签约。
三是加强大使招商。Y市政府要根据自身招商情况选聘多名优秀的市级“招商大使”,各县(市、区)、功能区也需聘请“招商大使”。一方面要激发招商大使的热情。Y市各部门、各地区要安排专人对接招商大使,建立微信群,制订各项优惠政策的解读版本经常在群里发布。对于每年作出实际贡献的招商大使,要召开会议隆重表彰,并按相关标准及时发放奖金。另一方面要再签约一批招商大使。通过询问发现,目前签约的招商大使基本都是本地的企业家,下一步要围绕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针对产业链上的企业家,在全球范围再签约一批招商大使。
2.2持续推进基金招商
为顺利推进基金招商,并招引到适配Y市发展需要的企业和项目,首先应将全市的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进行分类,一是按投资渠道,分为母子基金和直投基金,市级层面以引领产业方向和拉动社会投资为主要任务,设立母基金,引导和投资各个产业子基金,子基金以直投项目为主,在投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建设母基金的投资“安全垫”“防火墙”,保障国资投资的安全,控制好风险的同时,实现母子基金和直投基金的协同效用。二是按投资类型,分为创投基金和产业基金。创投基金主要针对初创期的企业,例如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新经济新材料等行业中有重大突破的国家级项目的载体企业,这类项目和企业往往有个共同点,就是企业在初创期时往往关注度很低,所以很难获得资金帮助,此时就可以利用基金招商帮助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同时把企业招引到Y市孵化成长,就很有可能实现既招引了项目、又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双赢效果;产业基金主要针对已经相对成熟的企业,例如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大型央企、上市公司的先进制造业项目,这类项目一般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企业在选择项目地的时候也比较慎重,往往会考察比较多个城市,如果能够通过政府产业基金进行跟投,不但能在城市考察时实现加分,提升项目落地可能,同时也能收获国有资本的投资回报。针对这两种基金,可设立创投基金和产业基金的投资门槛和实操办法,让政府基金发挥出产业引导,“以投促引”的作用。具体工作建议如下:
(1)设立市级层面“以投促引”招商产业基金。建议设立Y市招商产业基金,由市商务部门牵头,会同市地方金融、科技等部门拿出基金投资、运作管理的实操方案,协同市发改、财政、国资、工信等部门会商,报市政府审批,形成规范成熟的实操机制,做到有针对性地招商,有章可循,让产业基金在全市大项目、重点项目的招商工作中真正发挥“以投促引”的关键作用。
(2)搭建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基金管理平台。在市级层面搭建产业基金管理平台,联系专业央企、大国企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依托这些全国性的大金融机构募集和拉动社会资金跟进投资,本地国资管理人与大机构实行双GP管理制度,既参与了管理又锻炼了队伍。设定所有基金的本市投资返投比门槛不低于一倍,对于适配Y市的产业,有针对性地按行业、投资规模、投后产值税收等方面综合设定标准,例如对哪些产业可以使用引导基金、多大投资规模对应多少引导基金数额、投前如何尽调投后如何管理考核等,实现标准化市场运作。
(3)加大基金招商宣传培训力度。在全市招商条线开展“基金招商”“以投促引”主题培训,邀请先进地区和市场化基金公司介绍经验、讲解专业知识,通过专门学习,加强招商部门和人员对基金招商的认识。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基金一项目”对接会,组织基金方、招引方、项目方座谈交流,洽谈合作,推动项目落地。挖掘宣传“基金招商”“以投促引”的成功案例,提升各地区学习使用基金招商的意愿。
三、大力加强地方营商环境建设
3.1加强营商软环境建设
一是系统谋划招商引资工作。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既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更要坚持系统思维精准发力。一方面,摸清自己“有什么”。“十四五”期间,要素资源将越发成为招商引资的优先考量要素。Y市政府要深刻认识到要素资源的承载能力就是招商引资工作最根本的竞争力,主动摸排本地资源要素情况,梳理土地承载能力、能耗、污染排放指标等顶格清单,更加自觉深入地开展土地盘整、节能减排、新能源推广等工作。另一方面,明确自己“招什么”。园区“二次创业”明确了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优先发展的2-3个主导产业和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这些重点产业既要坚持战略定力不动摇,更要立足要素资源家底,精选招商引资项目,对过度挤占资源要素的重大项目要抑制投资冲动。特别是在招引20亿以上重大项目上要审慎决策,避免某些重大项目落地后,仍需要协调解决产能置换和能耗指标问题。
二是扎实做好土地资源整合利用。一直以来,不少地区将土地要素的制约作为招商引资工作不得力的“挡箭牌”,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土地之所以产生制约,主要在于土地利用效率低。破解土地要素制约,需要进一步转变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新增规划建设用地指标要舍得投放在产业上,更重要的是做好存量土地资源的盘活工作。Y市要持续加大园区存量土地集中整治力度,通过收回重供、增资技改、兼并重组、加快供地、督促开工、二次转让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低效用地和批而未供土地。为从根本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议制定出台工业用地项目准入评估和履约监管办法。
三是全面加强项目预评估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Y市各地要探索成立“项目评审服务委员会”,成员包括商务、发改、工信、自规、生态、政务等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人员。项目深入洽谈前,由“项目评审服务委员会”牵头对项目进行预评估。一方面,对投资方和项目真实性开展尽职调查,从产业类型、投资规模、税收产出、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和就业岗位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从土地、能耗、环保、政策等方面开展承载能力自评估,经评估可行的,方可进一步深入洽谈。项目签约成功后,纳入全市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平台,前期在项目审批建设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代办服务,保障用地、用能、信贷和排放等要素供给,推进项目早立项、早建设、早竣工;后期在项目投产达效环节,对竣工投产的项目开展绩效评估,重点关注超期竣工、实际投入明显不足、设备投入占比不高等问题。同时,要严格对照投资协议,聚焦实际产能、开票销售、实际税收等指标,开展企业绩效和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加大后期履约管理力度。
四是打造更加公正安全的法治环境。以法治、信用为重点,要加快Y市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提高政策的可持续性、实际性及透明度,建立从企业注册、投资到经营全过程覆盖的司法保护体系,为来投资的企业创造一个稳定可预期的未来。产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要重视产权保护,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逐渐建立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体系,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有效权益。
3.2加强营商硬环境建设
一是全面建设交通网络。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要在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工作措施谋求新发展。Y市要打造更加便利的交通网络,加强城际轨道交通、市区快速路的建设,优化Y市与各县市区的交通联系、与周边各地市的交通联系。持续推动运输结构调整,统筹做好交通运输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和“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推动交通与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旨在增强南京与Y市等周边城市的经济交流与发展,形成集聚性的现代化都市圈。Y市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心区的重点城市、南京都市圈的成员城市,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三角”,积极打造跨区域对外连接新通道,提供高质量的运输组织和运输服务,提高内循环的速度、效率、效益。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同城共享,打造全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示范区域。
二是持续打造宜居城市。Y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要打造高品质有特色的城市名片,在进行古城保护的同时,还要持续开展城市治理专项行动。为了打造宜居环境,要对老旧小区持续进行改造,完善生活基础设施、优化小区居住环境、解决安全隐患,为居民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要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外来人才提供好生活保障。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品质,可以为企业、商业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使营商“硬环境”日益优化。
三是全面建设产业平台。Y市可以利用国家电网、软件园区等项目建设的机会,建立起更加成熟完善的科技研发平台和产业平台,通过建设高水平的技术转移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等,可以加快实现科技成果的转移应用以及产业化。Y市离南京很近,要积极向南京靠拢,与长三角密切对接,面向发达城市招引高端人才、汇集高质量资源,加速集聚数字经济、枢纽经济、总部经济项目,探索出一条跨江融合发展的道路。要想加快形成高质量的生产要素集聚,就要建设高质量的开放平台。Y市先后成功举办航空科技文化节、全国智能配电与物联网创新技术应用大会、“商贾云集?润泽新城”云上签约会等活动,为产学研合作和产业升级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最后,Y市要把眼光放长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未来,不断培育新型产业,优化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增强产业的发展活力和后劲,为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加强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
4.1 大力吸引招商引资人才
人才是Y市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重视对核心人才的招引。首先,Y市要加大对本市人才吸引政策的宣传。一是强化会议培训,提高宣传精度。召开政府部门招商人才政策培训会议,对人才政策进行详细解读,让工作人员学深学熟,只有更好地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才能为人才政策宣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开展线上宣传,打造宣传矩阵。利用微博、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当下热门的媒体传播平台宣传人才政策,让更多的人知道、扩大人才政策的宣传面;在各社区、人流量大的公园开设专题宣传栏,让人才政策的内容切实被有需要的人看到;通过新闻媒体投放广告、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推介Y市良好的区位优势与营商环境,增加城市的亲和力,为持续招引人才、培养人才的打造良好氛围,增强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其次,拓展人才招引方式。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为入库的人才建立详细的电子档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根据性别、年龄、专业、职业经历、擅长领域等要素对人才进行分类梳理,这样就可以根据招商引资工作的具体要求,快速筛选所需的人才,为下一步招引、培养和使用人才打好基础。人才招引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一方面可以在高校进行招聘或者由企业进行人才推介;另一方面可以在外出招商的过程中发掘优秀人才,可以对其进行密切的联系,三顾茅庐,吸引其来Y市发展。最后,招商人才吸引来了之后,要积极推进政策落地见效,留住人才。
一是创建完善对接平台。Y市要积极开展书记县长群众交流直通车、优秀企业座谈会、政府银行企业对接会等活动,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获得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地帮助市场主体减轻负担、解决困难,把Y市打造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投资地。
二是要安置好外来人才。对招引来的人才的子女提供便利的教育条件,廉租房租赁政策适当向没有住房的外来人才倾斜。对来长人才买房予以一定补贴,可根据交社保、交税或其他依据定补贴方式和金额。缩短和优化人才认定程序。不断细化针对外来人才的优惠政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做好监督工作,切切实实让政策惠及优秀人才,实现政策的精准识别安置。
三是常态化走访调研。把专家人才引入之后,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市领导可以利用春节等节日对专家人才进行走访慰问,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要积极解决落实,在生活中给予关心和照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激发出他们建设Y市的热情和信心。四是提升服务水平,充分保障人才后续发展的空间。为了实现人才的长远发展,Y市政府应当为他们制定完善的人员激励政策和晋升渠道,让来到Y市工作的优秀人才工作有盼头、生活有奔头。
4.2 培养招商引资的后备力量
招商引资是Y市的一项长期工作,招商队伍的建设不能仅仅靠吸引高层次人才,还需要不断培养后备力量,做好梯队建设,增强队伍的稳定性。
一是制定一套可落地的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制度及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规范的制度,使梯队管理更系统化,根据目前招商队伍的情况制定长远的培养计划,让招商队伍价值发挥更为充分。
二是充分利用好人才资源信息库。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为了更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招商引资的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调整。Y市政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需要与时俱进,根据新要求、新形势培养“新”人才。所以,Y市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信息库,根据当前招商引资的发展重点分析梳理本市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潜在发展动力,选定符合发展方向的后备人才,为其做好战略性规划,促进知识向生产力的高质量转化。
三是定期进行考核。月度年度考核是每年例行的考核内容,除此之外还要设计针对后备人才的专项绩效考核方案。方案要把关注重点放到后备人才的日常工作表现上,不能仅仅看统计出来的数字表格。根据培养内容和环节所设计的轮岗、特定任务等,可以记录他们每项内容完成的具体情况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的能力、暴露的问题等,以便于后续改正,这样做既可以有效促进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挖掘评价真实的潜力。此外,设置业务部门后备人才晋升率、后备人才保留率等考核指标,作为部门或个人整体绩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促进落实主管部门对后备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职责。
四是建立专项奖惩机制。根据专项考核结果,把激励措施与个人荣誉、职位晋升挂钩,对于个人招商技能提升迅速、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给予肯定,适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对那些综合考核指标不达标的后备人才,也要及时调整出库,取消他们的后备资格。而淘汰后的管理也非常重要。一方面,要让后备人才明白,一次淘汰不是永远的,只要不断提升能力达到标准后,依然可以再次入库。另一方面,要做好谈心谈话,帮助出库的后备人才认识到自身问题和改进方向。最后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定期举办种类丰富的座谈会和培训会,邀请行业领军人物来传授招商知识和经验,对招商人员进行技术宣讲,及时扩展业务知识范围,从而提升整个Y市相关人员的知识储备以及行业知识。(作者:宗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