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湖州经济开发区产业链招商水平的对策(上)
上海等大城市的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多优势:首先产业发展基础好,如拥有众多的整车厂,因此引进的高质量跨国企业多,产品配套完善等。但是湖州也有上海等大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湖州素有上海的后花园之称,区域位置好,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商务成本低等,都是湖州能够发挥后发优势的有利条件。根据湖州幵发区自身的工业基础、产业优势和产业链分析,提出了提升湖州开发区产业链招商的对策:
一、加强政策扶持,运用“政产学研金”模式
在学习广州开发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加入政府和金融的力量,积极开展“政产学研金”一体化发展模式。以产业为基础;政府提供政策,确保机电汽配产业和环保水处理产业的政策优势;讲求以“学”为上、以“研”为先,积极同科研院所的合作,如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同时引入两大主要产业中设计研发能力强的企业,争取他们在湖州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实验室,提升机电汽配产业和环保水处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政府和金融方面的支持,特别是高科技初创企业。依托幵发区科技创新基础好、层次高、潜力大的优势,积极发挥创新优势。利用南太湖精英计划,引进国内外在水处理领域具有优势的科研院所、研究团队,完善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这个平台,引入投资公司的资金,政府提供政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
以实际运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资源、人才、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发挥作用。积极发挥“政产学研金”这一发展模式的优势,为湖州开发区相关产业的集聚起奠定坚实基础。努力把湖州打造成为机电、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汽车贸易,汽车物流,汽车科技与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机电汽配产业基地,和环境保护研究、水处理耗材生产、水处理设备制造、工程建设以及后期服务为一体的环保水处理产业集群。
二、实行专业化产业链招商
学习昆山经济幵发区,对招商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进行了优化调整。提高招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打造精英招商团队,招商小组成立根据全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来细分和设立,针对机电汽配产业,选调相关专业人才,成立专业招商小组进行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小组根据职能分工制定了各自主攻产业的招商计划,锁定本产业大目标企业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将原来企业服务中心中统计工作分摊给经济统计局负责,落实项目具体服务人,为全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针对性服务。
三、重点引进核心产业链环节企业
根据湖州机电汽配产业链情况,分析湖州产业链发展的优势特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锁定国内外知名目标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机电汽配产业的主要包括设计研发、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四个环节,其中零部件生产中的发电机、启动机生产湖州开发区是有基础优势的;汽车轴承方面,由于引进了人本集团产业园,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发电机、启动机和汽车轴承单元将作为引进项目的重点,研究相关产业,分析目标企业动向,提出产业链招商重点目标企业。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是一种趋势,国内外很多跨国汽车公司也在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国家也为此出台了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同时开发区内也引进了国外的团队在专门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研发,因此我们应重视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引进。
学习昆山经验,抓住水处理产业的重点环节,进行有侧重点的招商。水处理方法分为以反渗透膜、超滤膜、纳滤膜、电渗析、电除盐分离膜法水处理和以生化处理、凝聚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离子交换、蒸谐、精滤等方式的非膜法处理,膜法水处理以其环保、高效、节能等多项优势,正逐步替代非膜法水处理过程。由于其具有环保节能、自动连续运行、绿色环保(无需酸碱再生处理)等多项优势,将有逐步取代其它传统工艺的趋势,并开始向大型海水淡化、市政供水、中水回用、废水深度处理等领域扩展。
目前膜法水处理容量全球约亿美元年,中国约80亿人民币年,2007年湖州膜法水处理工程额达10亿,占全国16%左右。湖州现有水处理企业30多家,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和吴兴区,从事膜法水处理设备制造及工程承包。“湖州水处理”板块在全国已形成知名度,整体规模处第二位,仅次于江苏宜兴,龙头企业欧美环境年工程量占国内膜法水处理工程的15%左右,行业连续多年保持在以上的增长速度,有超过江苏宜兴的趋势。
膜法水处理具有非膜法水处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未来水处理发展的趋势;同时,湖州开发区在膜法水处理领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产业间的联动,较好的发挥产业间的互补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发展。因此,可以将水处理产业链招商研究的重点放在膜法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加强与国内外行业协会的联系,如中国膜工业协会、美国环保协会等,重点引进跨国知名的环保水处理企业,引导他们在湖州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
四、实现从企业集中向产业集群的转变
在确立机电汽配产业和环保水处理产业作为开发区主导产业以后,对于两大主导产业相关的项目,政府部门在引进过程中,切实做到主导产业配套项目,优先引进、政策倾斜,改变以往有什么项目招什么项目的情况。实现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某些关键环节是我们打造产业链不可或缺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招商选资的过程中加以藤别,整合现有资源,对于产业发展中的弱链和缺链主动发现和引入。同时,在打造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以企业为主导,政府发挥政策引导和产业推动作用。使开发区从“只有项目,没有产业”的困境中走出来,打造真正的产业集群。
五、加强自主创新型企业引进
注重培养现有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投资服务中心加强相关科技政策的宣传,鼓励和协助企业取得各项科技专项资金。同时,积极引进创新型企业和研发机构,利用南太湖精英计划这个有利条件,湖州科技园、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等平台,着力引进专业的设计研发机构,为区内企业的前期产品设计,后期产品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六、运用政府参股及退出机制
学习运用昆山的政府参股和退出机制,为促进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的引进,降低经营方最初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经双方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在项目引进的协议中,政府和外资方各自占据一定比例的股份,新进入的企业可以以租赁厂房的方式在政府承建的厂房内进行生产,这样在企业发展初期较好地降低了双方所承担的风险。在企业进入正常生产经营以后,为避免政府干涉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政府逐步减少所占的企业股份,最终退出全部所占股份,以便企业作为完全独立市场个体的形式来运营。
七、抓住龙头,吸引配套
学习广州、上海等地的成功经验,利用终端产品和核心产品的优势,吸引配套企业投资落户。利用现有客车厂、中机南方等整车(机)厂的品牌和整车生产优势,积极开展机电汽配产业链招商,吸引全球范围内与汽车零部件有着紧密合作关系的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湖州。通过“整车(机)带动,就近配套”的原则,深化二、三级零部件配套产业的发展,不断延伸机电汽配产业链。湖州汽车产业基地通过加大汽车零部件招商,坚持聚集更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推动产业链条充实、完善并高端升级,把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以此集聚更多的汽车巨头包括汽车整车企业落户湖州。
学习昆山开发区经验,通过主攻龙头型、旗舰型项目,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形成相互配套、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促使产业基地的形成。通过美国陶氏、欧美化学、四通环境等大型水处理企业如同一块块磁铁,吸引各类配套项目前来落户,产生“葡萄串”效应。
根据环保水处理产业的情况,锁定国内外在环保水处理领域的知名跨国企业,开展针对性的招商活动。由于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环节在于膜的研发和制造,因此将膜法水处理产业链中关键环节一一反渗透膜的生产企业作为引入重点。通过打造一批关键型企业,促进整个水处理产业的转型升级。(作者:殷佳仕)